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1255再铸鼎 > 第748章 黄河大决

第748章 黄河大决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1274年,3月13日,阳武口。

黄河之水天上来,在地上拐出了一个“几”字,然后自潼关奔涌而出,涌入中原大地,一直向东流入海。

河水出关之后,经过洛阳与郑州之间的北邙山,便进入了平坦无垠的中原地区,落差减小,流速变慢,一路裹挟而来的泥沙便开始堆积,将河床逐渐抬高,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泄洪改道,也就形成了自华夏民族诞生以来便困扰着他们的河患。

其中,河道由稳定变得飘忽不定的过渡段,就是在开封一带。在开封之西,河道相对稳定,而在开封之东,河道动辄发生几十度的大偏转,历史上的入海口北至燕地,南至淮河,走到哪里,就一路祸害沿岸人民。

北宋定都开封,自然也就深受河害。为了防止黄河泛滥,宋人在黄河两岸修建堤坝,但堤坝阻止不了泥沙的堆积,随着河床的抬高堤坝也越修越高,最终河床高出了地面,形成了一道地上悬河。

而这道悬河形成的起点,就是开封西北五十里处的阳武口。显而易见,水往低处流,只要黄河在阳武处奔出堤坝,那么必不会回归悬河旧道之中,而是在中原大地肆意奔流着,寻找其它可能的通路,一场无比的灾难也会随之降临。

此时,元将合丹看着这奔腾的河水,胸中亦有震撼,一时竟失了神。

直到一名亲卫急来报告道:“大王,北边有贼兵来了!”

“什么?”合丹一惊,抬头看向了北方。他站在堤坝上地势较高,果然看到了北边有黑点接近,“他们不是在卫州么,怎么来这边了……事泄了?”

另一名将领赵匣剌劝道:“安童丞相下了令。东边的贼兵到了开封,北边又有贼兵过来。大王? 事已至此? 不能犹豫了。”

合丹叹了一口气,道:“也没办法了……都退后吧? 这把火? 我来点。”

众人装模做样劝了几句,还是执拗不过他? 然后飞一般地向西边退却。

合丹最后看了一眼北方逐渐接近的东海骑兵,下了堤坝? 骑上自己的那匹西域骏马? 然后从亲卫手里接过一杆火把,又看了看前方挖了个大洞的坝底,摇了摇头。

实际上元朝颇善于治河,历史上元初大兴河工? 疏浚了一系列水利工程? 并稳固了黄河河道,后来还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。善于治河,同样也就善于毁河,四十年前,南宋端平入洛? 蒙军就是扒开黄河,毁了宋军的水运? 拖垮了他们的补给,才成功歼灭了已经收复洛阳开封的宋军。现在? 他们又要故技重施了。

扒黄河其实也不是个简单工作,堤坝修建不易、摧毁亦不易。宋军端平入洛失败之后? 蒙军占领中原? 又重修了河堤? 将黄河导回旧道,修得还不错,历史上一直延续到了1288年才再次出事。如果是历史上这段完善的堤坝,那么想要毁坝,得调用大量人工花费十天半个月的功夫才行。但是,这个时空,自山东之乱后,中枢就失去了维护黄河的兴趣,河坝一直没修缮过,到现在已经岌岌可危了。前阵子,元军更是以修河为名,勘探出河堤的薄弱点,挖坑埋了大量火药,只等用上的一日了。

如今,前线节节败退,敌军逼近开封,显然就是改用的时候了。

合丹闭上眼睛,默念一句:“大元想渡过这个关口,就靠这个了。长生天啊,有什么罪责都怪在我身上好了。”

说完,他就睁开眼,把火把扔在了地上,然后立刻拔马向西奔去。

地上事先已经用火药洒成了一条线,火药遇上明火立刻开始燃烧,火焰沿线一路烧了过去,一直进入堤坝的一处溃塌段之中,然后烧进了一排装满了火药的棺材里,然后就是——

轰!

轰!

轰轰……轰!

整个大地都在震颤着。

原本掩埋火药棺材的土石首先被抛散出来,大片的烟尘飞上了天,其余位置的泥土也骤然膨胀,然后又塌陷了下去。

爆炸过后,最初一段时间相当平静,没什么大动作,只有松软的土石不断垮塌着。

然后,冲刷着两岸的黄河水开始自垮塌处渗出来,进一步软化了泥土。就在突然之间,一股水流冲开了一个小口,向南边流出来,然后就在眨眼间,这个缺口一下子扩展到了惊人的程度。汹涌的河水夹杂着泥沙和土石从缺口中奔流而出,瞬间就吞没了因塌方而产生的斜坡,向广阔的平原上漫出来!

黄河西来决昆仑,咆哮万里触龙门。

波滔天,尧咨嗟。

河水在中原大地上肆无忌惮地流淌着,向东、向南、向西,淹没了草地灌木树林。在冲刷出新的河道之前,它将继续这样漫无目的地奔流着,制造一大片黄泛区,给这个混乱的时代抹上一笔浓厚的颜色。

与之相应的,进入下游悬河的水量急剧减少,黄色的河床渐渐露了出来……

原本元军躲了半里地出去,觉得已经够远了,现在一看觉得还是不保险,干脆又继续向西南郑州的方向逃去。

合丹回头看了这奔淌的河水一眼,咬了一下牙,回头继续策马疾驰着。

……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混在洪武当咸鱼干宋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堡宗别闹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北宋大法官大明1805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诸天大明联盟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