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三国骑砍 > 第八百五十三章 两位孔明

第八百五十三章 两位孔明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寿安殿中,并不似胡济想象的那样有什么争议、批评。

皇帝避入寝室,殿中两位孔明端坐对弈,品尝荆山新茶,如果忽略一旁寝室里自闭的皇帝,那这种场景看着应该很是惬意。

对于下棋,丞相不擅长这个,比起闲逸能有时间专心钻研的胡昭来说,丞相是不擅长的。

但胡昭又胜在讲学、教授学生……实际的棋术也算不上高手。

也就看着惬意、高档,论棋术两人勉强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,能杀的有来有去,颇多乐趣。

何况朝野之事已到如此地步,再争什么胜负已经不重要了。

如何体面收场就成了两人共同的目标,反正半个月后朝廷北迁途径叶县时,大将军自然会出面收拾皇帝。

哪有犯一次错挨两次打的道理?

一盘棋下完,胡昭很是尽兴的投子认输。

活到现在这个年纪,能找个地位相仿的人,能杀的难分难舍不在意输赢本就是一件难得的事情。

哪怕输棋胡昭也不觉得输了,终究是年岁太高注意力容易分散,精力不及丞相,输了也是很正常的。

他是输的很尽兴,丞相赢的也没多少值得骄傲的。

本就是一起下棋散散心转移注意力,只要朝廷重臣不乱,中军、卫军、益州军、南中军不乱,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。

棋分胜负,胡昭又伸手收拾棋子,一枚枚黑瓷棋子丢入藤编的小壶里清脆作响……对他这样的闲散老人来说,李严对他最大贡献就是烧制了许多生活中方便使用的瓷器。

棋子入笼,胡昭才慢悠悠说正事:“葛公,陈公月前来书,邀老朽前往南山讲学。素闻陈公打击私学尤为强劲,姻亲庞氏也难避免。老朽无意效仿庞氏,可陈公为何如此看重老朽?”

都是字孔明的,也不好互称孔明公。

丞相手里攥着几枚棋子,浅皱眉头思索其中深意。

自郑学、卢学、蔡学联合终结了古今文经之争后,经学就已经在理论上剔除了易于曲解、争论的瑕疵,可以说是趋于圆满。

圆满就意味着无法更进一步发展,孔子的学生无法超越孔子;卢学、蔡学因为历史站队问题不显于世,流行的是郑学……同样道理,郑学门人自然无法超越郑玄。

这对普通士人、官员来说不是问题,这就不是这些人有资格关注的问题。

到丞相这个地步,自然要关心学术问题,学术是朝野、未来的心,心不正,以后教育出来的士人肯定也立场不正。

而当世流行的郑学并没有随着魏国衰落而衰落,正向汉室朝廷蔓延、侵袭。

不是说郑学不好,只是郑学已经点满,很难再超越。

毕竟郑玄不在了,若在世,还有改进、纠正发展方向的余地。

现在的郑学势头猛烈,却后劲无力,缺乏潜力。

能接郑学的学说就三个,先帝受业于卢学,田信师出蔡学……卢学与蔡学,并不一定比郑学高。

因为战乱、人为原因,卢植、蔡邕的传承已经散乱,这与郑学不同。

郑学传承完整,郑玄已经指出了终点,他本人就是终点所在,这比卢学、蔡学要深远。

问题还是那个问题,一个尊师重道摆在面前,郑学的门人很难从理论上超越郑玄。

而卢学、蔡学传承不完整,与郑玄同属新学,反而旁观者明,能吸纳郑学的优秀理论,并从容超越。

残缺,就给了后人进行纠正、增益、补充的余地。

与这三个不一样,胡昭与郑玄、卢植、蔡邕比起来,在当年连提鞋的资格都无。

可胜在胡昭避居陆浑山,研究学说自成一系,关键是还活着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北宋大法官我岳父是李世民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堡宗别闹大唐: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谍影凌云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