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玄幻魔法 > 玄界匹夫 > 第九十四章 揭疤

第九十四章 揭疤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“宗主,各位长者,诸位师兄弟,你们知道秦无衣领队为什么从不反驳么?

因为我们的确是没有将玄元石矿脉的开采权抢夺到手,所以从结果上说,我们这次秋围的任务的确是失败了。

秦无衣领队心中有愧,所以不愿解释甘心受罚。

可是,你们知道这次的秋围任务,对咱们无极宗的队伍来说有多难吗?

秦无衣领队不愿意说,那我花毅来说,我愿意将这次秋围的全部过程,给大家讲的清清楚楚,免得再被张扬这个小人颠倒黑白妖言惑众!”

花毅站起身来,与张扬冷目对视,慷慨激昂的说道。

“花毅,注意用词,你与张扬乃是同门师兄弟,切不可相互攻讦伤了和气!”

站在嬴南身边的花妖沉声提醒道。

“妖叔,我知道你提醒我是出于好心,但是你难道还看不出来么?

是谁不把大家当同门师兄弟,是谁在步步紧逼惹是生非?

今天这个和气还真就伤了,与张扬这厮为敌,我花毅无怨无悔!”

花毅字字铿锵的说道。

随着花毅的话音落下,周围众人的表情都是无比的凝重起来,就连张扬也没想到花毅会作出如此暴烈的举动来,这是明摆着要撕破脸了。

无极宗嬴花张三大家族派系的矛盾由来已久,不过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安定团结,自上而下对于这个问题,都是小心翼翼心照不宣。

但是今天花毅的举动,是铁了心要揭开这层伤疤了。

“既然如此,那你就详细的说说吧,是非公断自有众人评判。”

嬴南叹了一口气。

其实,嬴南完全可以凭借宗主的权威,将此事暂时的压下来,随后再召集相关人等,私下里问个清楚。

但是隐隐的,在嬴南心中,有那么一丝火苗在燃烧,在不断的告诉他,揭开,揭开。

就将所有的矛盾都在此时此刻揭开,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晒个清清楚楚。

而这一丝燃烧的火苗,实际上就是嬴南内心的声音,是他压抑了许久的内心的情绪。

为什么一定要忍气吞声,不断的遮遮掩掩,为着一个顾全大局的理由,嬴家这些年来已经做出了太多的让步。

对张家人的态度堪称纵容,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大,生怕会动摇无极宗的根本。

但是,矛盾是一直存在的,而且还在不断的激化,遮掩和容忍并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。

既然如此,那为什么不痛痛快快的摊开解决呢?

就像伤口上的坏肉,如果想要将其去除,必然是要忍受相当的痛苦。

但是,如果任由其存在,只会让伤口周围更多地地方被感染,对于病情的痊愈没有任何帮助。

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,将坏肉去除,短时间内会忍受剧痛,还会显得丑陋。

但是,新肉的嫩芽,一定会在伤口上开出花来。

不破不立,破而后立。

无极宗也该是凤凰涅槃的时候了,能不能挺过这道坎,就看无极宗的气数了。

看着在他面前跪在地上,头也不抬的秦无衣,嬴南心中掠过一抹心疼。

秦无衣是他的弟子,平日里与他相处甚多。

而且秦无衣心思聪颖,敏感谨慎,很多时候,作为妻子的沈红卿和作为女儿的嬴怜儿,都不一定能理解嬴南的心意,但是秦无衣却可以。

也正是因为与嬴南心意相通,秦无衣深知嬴南身为无极宗宗主的难处,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。

秦无衣是宁愿将过错全都背在自己身上,也不愿意让嬴南为难啊。

嬴南忍不住问自己,今天做出这样的决定,想要将遮掩已久的矛盾揭开,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?

客观来讲,是花毅的决心促使嬴南下定决心,很明显的看出,花毅是坚定的站在秦无衣这一边的,甚至不惜为了维护秦无衣的名誉而得罪张扬,这让嬴南感到十分意外。

但是与此同时,他也看到了希望,嬴花两家联起手来同舟共济的希望,或许就能在秦无衣、花毅这一代人身上实现呢。

如果能将嬴花两家完全的联合起来,张家如果还不识好歹的话,那就干脆做个了断吧,有异心的人迟早是留不住的。

实际上,在嬴花两家相互角力,轮流主宰无极宗的这数百年间,张家一族的存在就始终是一个隐患,张家也没少在私底下做一些小动作。

但是无论嬴花两家由谁来主宰无极宗,都是对这种小动作视而不见。

主要原因就是无极宗的开山祖师毕竟是张天师,无极宗的根是姓张的,无论张家后人如何堕落衰退,这一席位必须给他们保留着。

嬴南现在思考的是,如果张家的后代,已经危及到了无极宗的根基,那么,还有纵容他们的必要吗?

无极宗究竟是一个修炼门派,还是张家一族的私有之物?

答案不言自明。

无极宗弟子只为无极宗,而不是为了张家!

“是,宗主,弟子一定如实说明,绝不会有半句夸大或虚言,是非公断,就请大家都做一评判吧!”

花毅率先承诺到。

“我等齐云榜上的一百名弟子,奉宗主之命,参加此次秋围任务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武道长生:从修炼易筋经开始长生:我摸了系统的鱼混沌冠冕十都九曜八极七元六司五老争道果别怀疑,你就是天命之子!别挡我的长生路开局被殉刀,我是虎魄魔兵开局躺平,截胡五星女帝老婆我直播问答社死了诸天群豪开局99级道德经
返回顶部